时间:2025-04-11 05:03 作者:陈荣瑞 浏览量:1788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该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有利于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吸纳投资量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是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前4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这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融资是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重大项目建设面临资本金来源不足或阶段性到位难的问题。部分重大项目融资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限长,有公益特征,民间资本直接参与难度较高,资金来源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用途灵活、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够匹配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特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为具有公益性、收益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能够有效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供的资金可以作为资本金使用,有助于充分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问题。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还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
要发挥政策合力,确保早落地早见效。6月份以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措施。此次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新增的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均聚焦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此前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也强调,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促进有效投资、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的决心,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提振市场信心。
金融机构是金融支持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应加快项目储备,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同时,继续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自身优势,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专项债券、PPP模式等,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协力并进,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下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深圳奇迹的核心是市场化、自由化” 新京报:大家对深圳还有很多的期待,很多人都在讨论,深圳如何避免沦为一个平庸的城市? 张军:现在大家担心深圳成为一个平庸的城市,我想担忧的是“特区”不再“特”,担心深圳失去原有的核心,成为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的城市博弈论作为微观经济学领域近几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发展,已经彻底重写了诸多经济领域,比如契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pg麻将胡了娱乐官网app下载99bf.cc入口☜ 市医保局和市财政局共同发布的《关于调整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2021年,北京将继续优化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调整筹资标准,并将门诊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长期用药负担重的患者倾斜,同步调整门诊封顶线 留下来的企业工厂也面临优势渐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