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0 20:13 作者:詹天佑 浏览量:1049
图为2022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辽宁行”活动中,哈斯尔在盘锦福德汇的民俗博物馆进行拍摄。 哈斯尔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5日电 题:“Z世代”的蒙古族“斜杠青年”: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把草原的故事放进镜头里,再微微调一点色,这是件特别有感觉的事。”21岁的哈斯尔面对记者的采访,毫不掩盖自己爆棚的自信。
这几天,哈斯尔忙碌于2022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辽宁行”活动,在盘锦和稻米打了好几天交道。
“我有幸参与到‘向世界讲稻米文化’的拍摄单元中,这部作品最终想试着冲击一项今年的电影大奖。”虽然连续拍摄数日,哈斯尔的声音仍清爽、干脆。
图为哈斯尔。 哈斯尔供图
2001年,哈斯尔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上,这位“Z世代”的草原孩子,如今从“斜杠少年”成长为“斜杠青年”。
打小生长在牧民家庭,从生活到学习几乎都说蒙语,哈斯尔却偏爱汉语播音主持。“当时,我是打算要以播音主持作为职业目标的。”哈斯尔为记者讲述时,字正腔圆。
高中时期,哈斯尔凭借出色的主持技能,成为呼伦贝尔市小有名气的小主持人。由他策划创办的学校播音主持大赛延续举办至今。
哈斯尔一直在思考,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将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我要的不是在内蒙古范围内传承,而是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资料图。图为哈斯尔在北京参加全民悦读朗读大会全国赛,并斩获单项奖。 哈斯尔供图
“所以我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一所内蒙古自治区以外的高校,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到文化传承的。”哈斯尔坦言。
2019年,哈斯尔以优异的成绩被辽宁大学录取,就读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进入大学校园的哈斯尔可谓是“转角遇到爱”。他经常“窜”到广播影视学院“溜达”,和同学切磋间,他爱上了用镜头记录生活。
“刚开始用手机拍一些短视频,尝试着自己剪辑、自己配音、自己写文案。”哈斯尔的视频发到社交媒体后,获得不少网友关注,觉得他的拍摄风格很独特。
“那时候有专业人士告诉我,片子感觉很对。”慢慢摸索中,哈斯尔的视频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那个寒假过后,受疫情影响,哈斯尔和所有在校生一样,只能暂时在家上网课。
利用课余时间,哈斯尔走遍家乡的草原、森林、湖泊,拍摄素材,经过精心剪辑、调色、配乐、蒙汉双语配音,制作完成的短片《梦回草原》报送参选第一届“你好,呼伦贝尔”微视频大赛,并作为“黑马”一举夺冠。
资料图。图为哈斯尔参加辽宁大学主持人大赛,并被评为十佳主持人。 哈斯尔供图
2021年,哈斯尔拍摄的视频《傲雪苍穹》则获得第二届“你好,呼伦贝尔”微视频大赛特等奖。
哈斯尔说:“当我发现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展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时候,那是特别触动我的。”
在哈斯尔眼中,现在好多东西都“太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静下来看一部电影,或者说慢慢地去看一本书,更没有人深处自然中感受风和阳光。”
“而我从小和大自然相处。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我可能更注重选择用什么样的音乐、用什么样的运动镜头、用什么剪辑手法和文案,能把我的感受和感情淋漓尽致地融入作品里。”哈斯尔不断向记者阐释道。
为了将更多的草原故事讲给世人听,哈斯尔开通了自己的视频号,把用镜头记录的人、事、物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
“一定要去内蒙古看一看。”
“一定要去草原喝碗热奶茶,听听马头琴。”
……
哈斯尔会很认真地看每一份留言,他说,每每看到网友说特别向往草原,“这是家乡带给我的难以言说的自豪感。”节假日时哈斯尔总会回到草原,积累更多素材。
“我的计划是,把所有视频制作技巧学习和练习得更加纯熟,再回家乡创作更高质量的作品。”哈斯尔说。
对于“Z世代”,哈斯尔有着自己的解读,“它不是用年龄来划分的,只要坚持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这个时代的新青年。”
哈斯尔坚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带领外国青年走进呼伦贝尔,看草原、看中国。(完)
从目前的来看,更多的业务数据,仍需等待阳光城物业递交招股书后,方能知晓< 无意愿或不具备条件继续参加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请及时到参保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减员手续,避免扣款 通过什么途径落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