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4 09:15 作者:汪见虹 浏览量:1383
(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香港创科应为国家发挥所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新社香港6月27日电 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香港创科应为国家发挥所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新社记者 李双南
“创科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发展重点之一,未来香港应竭力发挥自己所长,为国家所需作出贡献,从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黄锦辉教授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20世纪90年代,黄锦辉从海外学成归来。多年来,他活跃于香港资讯科技界,并热衷于社会工作。如今,他亦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1年,香港特区政府向他颁发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香港资讯科技发展之贡献。
谈及香港回归前的科创氛围,黄锦辉表示,港英政府不太重视科学研究,而当时的香港企业界主要聚焦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科创发展相对缓慢。“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竭力扭转传统企业的发展思路。历届政府都肯定创新及科技对香港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黄锦辉看来,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2015年创新及科技局的成立。从此,香港创科发展驶入“快车道”。“从此后的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可以看出,创科内容在其中的占比明显增加。特区政府开始推出诸多新政策,鼓励学校多做研究,并支持工业界多参与,增加企业申请研究经费的机会。”
黄锦辉观察到,在香港创科局成立后,香港创科发展出现两个显著变化。“一是更重视人才。特区政府除在引进创科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资源之外,亦在本地创科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深知要从小做起,因此大力推动中、小学STEM教育。二是变被动为主动。从前,香港创科更多依靠上游科研推动;后来则愈渐加强对商业下游应用拉动科研的重视,创科自主性大为提升。”
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投入1500亿港元,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黄锦辉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对此目标反应积极。“‘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提出,正是遵循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加紧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建设。”
黄锦辉认为,香港和内地未来在创科领域有广阔的优势互补合作空间。“香港可进行‘从0到1’的科研突破,接下来的科技创新转化适宜在内地进行。一旦试出可量产的产业成果,则可通过香港‘出海’,在全球进行推销,而香港的创科金融业亦可为之服务。”
黄锦辉描绘了香港未来“南金融、北创科”的发展前景。他相信,有国家作为香港发展的坚实后盾,香港定将再创辉煌。(完)
这里曾是工业区的生活配套区,那些初到蛇口的年轻人在这里租房住,如今已形成花果山社区,81岁的陈羿开等参加过工业区建设的“老蛇口”们大多仍住在这里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1981年-2004年期间担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员,2006年获得美国经济协会颁发的“杰出院士奖”,2016年获得BBVA基金会知识前沿奖为了稳定干部队伍,免除后顾之忧,蛇口工业区筹办了学校、医院和住宅小区等配套设施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蛇口的打击尤其严重股权结构随之变更为:阳光城、福建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龙净实业、阳光健康、阳光智博、阳光慧优及阳光慧佳的出资占慧智优佳注册资本的比例分别为69.88%、0.71%、2.47%、2.35%、5.06%、10.18%及9.35%雨燕360体育免费直播中国官方网站bf06.cc网站☜深圳未来的发展也应该由一大批有活力的企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撑,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建设和发展深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和配置来实现